首个煤炭深加工产业规划出台 重点开展5类模式

        首个煤炭深加工产业规划出台 强调“量水而行”

        近日,国家能源局印发《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“十三五”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,这是我国首个煤炭深加工产业规划,在明确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定位的同时,也为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指明了方向。

        煤炭深加工是指以煤为主要原料,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,具体包括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、低阶煤分质利用、煤制化学品以及多种产品联产等领域,不包括传统煤化工产业。

        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料。适度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,既是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需要,也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。

        《规划》明确,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目标是,到 2020 年,已建成的示范项目实现安全、环保、稳定运行,自主技术和装备可靠性得到验证,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得到市场认可和应用,装备自主化率进一步提高,推动形成技术路线完整、产品种类齐全的煤炭深加工产业体系,为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       具体到产能目标上,预计 2020 年,煤制油产能1300 万吨/年、煤制天然气产能 170 亿立方米/年、低阶煤分质利用产能 1500 万吨/年(煤炭加工量)。

        技术升级方面,大型煤气化、加氢液化、低温费托合成、甲醇制烯烃技术进一步完善;百万吨级低阶煤热解、50 万吨级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、10 亿立方米级自主甲烷化、百万吨级煤制芳烃等技术完成工业化示范。

       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认为,煤化工碳排放量大、水耗大,以前大家对于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疑虑。现在国家明确给出了信号,煤炭深加工产业要适度发展。

        为防止再现“逢煤必化”过热发展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对煤炭深加工产业加强调控引导:列入规划的新建项目抓紧开展工作,列入规划的储备项目先调整为新项目再申请核准;对主动放弃、推动不力、进展迟缓、无故拖延的,取消新建项目或储备项目资格;对新的示范项目择优增补;严禁项目违规审批、未批先建。

        同时,《规划》显示出的煤炭深加工产业的门槛是“量水而行”。《规划》强调,将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,坚守水资源管理“三条红线”。预计到2020年,煤炭深加工项目年用水总量约为2.1亿吨。煤炭深加工项目主要取用黄河、伊犁河等水系地表水,同时不断扩大利用矿井水、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,超出水资源控制总量的地区,通过水权置换取得用水指标。绝大部分项目废水不外排,少数项目废水达标排放。

       神华研究院副院长俞珠峰对媒体表示,《规划》对煤炭深加工发展准入门槛的要求更趋严格,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了绿色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煤炭深加工项目将结合各地的实际发展情况,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和监督考核,进而实现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控制。”

       目前,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。据统计,截至2015年底,我国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、煤制烯烃(包括甲醇制烯烃)产能分别达到254万吨/年、31亿立方米/年和862万吨/年,2015年产量分别为115万吨、18.8亿立方米和648万吨。同时,示范项目运行水平和自主技术装备水平也大幅提升。为进一步掌握发展的主动权,必须推动自主创新成果的全方位升级示范。


304永利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
地址:上海市张江高科秋月路26号1号楼 2006-2022

南京视讯科技 | 凝胶过滤介质 | 汽车救援 |